大家好!
我叫夏县
这是我的简历
请大家多多关照!
我叫夏县
这是我的证件照
我叫夏县
这是我的航拍照片
不要太羡慕
因为这就是我本来的样子
我叫夏县
这是我的个人信息
中文名:夏县
电话区号:0359
邮政区码:044400
体型:1352.6平方公里
人口:36.57万人(2017年户籍人口)
家庭住址:山西省·运城市
方言:中原官话汾河片,又称晋南话
车牌号:晋M
火车站:水头站
机场:运城关公机场
旅游景点:司马光祖墓、禹王城遗址等
简介: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 夏县国土总面积1352.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59万亩,地貌为“七山二川一丘陵”,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111°41′和北纬34°55′-35°19′,南同蒲铁路、候风线、临夏线、大运、运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至2012年,夏县下辖6镇5乡、256个村委会、812个自然村,总人口36.57万,荣获“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蔬菜基地县”等称号。
我叫夏县
中文名:夏县
电话区号:0359
邮政区码:044400
体型:1352.6平方公里
人口:36.57万人(2017年户籍人口)
家庭住址:山西省·运城市
方言:中原官话汾河片,又称晋南话
车牌号:晋M
火车站:水头站
机场:运城关公机场
旅游景点:司马光祖墓、禹王城遗址等
简介: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 夏县国土总面积1352.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59万亩,地貌为“七山二川一丘陵”,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111°41′和北纬34°55′-35°19′,南同蒲铁路、候风线、临夏线、大运、运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至2012年,夏县下辖6镇5乡、256个村委会、812个自然村,总人口36.57万,荣获“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蔬菜基地县”等称号。
我叫夏县
小时候的我淳朴、可爱、勤劳
我叫夏县
这是我现在的照片
现在的我时尚、潮流、小清新
我叫夏县
这是我的旅游照片
☟西阴村遗址
西阴村遗址(第四批国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夏县尉郭乡西阴村的西北部遗址西北隔鸣条岗近涑水河,东南隔青龙河依中条山,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26年由李济先生发现并主持第一次发掘,这是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具有划时代意义。1994年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为新石器时代仰韶庙底沟文化、西王村三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三里桥类型文化和商代二里冈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遗迹有半地穴式圆形或长方形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出土遗物包括石、骨、蚌、陶等类。主要器型有釜、灶、夹砂罐、尖底瓶、直口或敛口钵、敛口瓮、缸、彩陶罐等。庙底沟二期文化遗迹有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遗物以陶器为主。主要器物包括夹砂瓮、缸、折沿罐、釜灶、双耳壶、高颈瓶、钵、盘、器盖。其它遗物还有石刀、锛等。
☟司马光墓
司马光墓及祖茔坐落于山西省夏县城北15公里的鸣条冈。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夏县涑水乡人,世人都称之为“涑水先生”。他是北宋宝元年间的进士,宋代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著有《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重要的文献。墓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司马光祖族多人都葬于此处,明、清及民国曾多次修葺。陵园的中部是祠堂,左边是茔地,右边为余庆禅寺。墓前有石人、石马、石虎、石猪、石羊等二十多件石雕。墓园的院墙以红砖垒砌,环绕在墓的周围。祠堂建于金皇统九年(1149年),祠堂的正中原来塑有司马光像,周围立碑,今天塑像已毁弃不存。祠堂前有五座碑亭,碑亭内保存有司马光神道碑四块,俗称“杏花碑”,原碑为苏武撰文并书,宋哲宗御篆额,曾没于土中,后在杏树下掘出,因此得名,但是已经剥蚀的十分厉害,漫漶不清。现碑为金代所刻,明嘉靖间选巨石,依照宋碑的模样,重刻碑文并建立了碑亭……
☟东下冯遗址
东下冯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南北两岸的台地上,是夏商时期晋南地区的典型遗址,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以东下冯类型遗存和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存最为重要,东下冯类型时期发现有里外两层沟槽,平面呈回字形,沟壁上发现有窑洞式房子和储藏室等。二里岗时期发现有城址。该城址内西南角发现有一组排列有序的圆形建筑。发现的遗物有陶器、骨器、铜器、石器等。东下冯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于探讨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与发展、夏商文化变迁的研究。
☟禹王城遗址
禹王城地势南低北高,分大、中、小三城。大城筑于战国时期,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片,如罐、盆等。中城建筑年代比大城略晚,城0土了云纹瓦当和刻有文字的砖块。小城0土有秦汉的铜器、陶器等物,城北有夏桀“酒池肉林”遗址。
☟堆云洞
在山西夏县城西23公里稷王山下上牛村。沟壑两侧,黄土崖壁夹峙,中间土岗耸立,高近百米,洞水环绕,东流入涑水河。岗上松林苍翠,堆云洞即在土岗之巅。布局严谨,亭台楼阁,层迭有致,气势颇为壮丽。由于地势高凸,环境幽邃,雨后云雾萦回于此,故名。洞为明代的建筑,清时增修。现存北极台、笔峰、三皇阁、三圣殿、真武殿、三王祠(牛王、马王、药王)、白衣大士祠等主要建筑,形成一组殿阁庭院相连的道观建筑群。庙内有石刻“堆云洞图”,描述兴盛时期的洞景。清人慕其景色幽雅与建筑壮丽,有诗八首,题为双涧合流、石穴隐云、路盘晚霞、笔峰留月、高台孤耸,是堆云洞的真实写照。
以上图文来源于指尖运城
我叫夏县
这是我家的特产
☟泗交黑木耳
泗交黑木耳是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泗交镇的特产。泗交镇黑木耳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作为贡品,品质好,营养价值丰富,有降血压、降血脂的特殊功能。泗交黑木耳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夏县板栗
夏县板栗:以野生为主,具有外形美观,面有光泽,水分少,易剥皮,出粉率高,肉质细腻,香甜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现已大规模人工栽培。
☟禹王乡柳编
我叫夏县
这是我家的美食
▲山西小酥肉
晋式第二蒸,是山西小酥肉。酥肉是山西的传统名菜,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名食掌故》记,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府内侍女知赵王有喜食烤肉习惯,就选用上好猪肉先煮再蒸后炸,配大葱、面酱佐食,深得赞赏。因加入紫苏调料,称为“紫苏肉”。后传于民间,晋中一带唤作“香酥肉”,晋南民间宴席多称“小酥肉”,制法略有变化,将五花肉切小片,拌淀粉鸡蛋糊腌制,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与炒好的木耳、玉兰片混合,放入蒸锅蒸制而成。
▲祁家河柿饼 以上图文来源于博雅特产网
……
夏县的特产简直太多了,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等你来慢慢品尝!
夏县的美,多元素
....
自然、蓝天、白云、青山、
河流、美食、瓜果、遗迹
....
夏县的美在深度
一旦接触,就再也离不开
…
我叫夏县
未来的我一定会
更耀眼、更璀璨、更富强!
看房团
新闻排行
阅读(9754)
阅读(2563)
阅读(2327)
阅读(2217)
阅读(2077)
热门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