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去霾散,天蓝地亮,恰逢绛州贡院巷立面改造工程竣工,名城新绛古韵更靓,欣喜之际,再游古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书香石牌坊。贡院,最早在唐代设立,是开科取士之地,乡试会试场所。绛州唐初曾为总管府,辖晋州(临汾)、韩州(韩城)、泽州、蒲州等十五州,唐宋被誉为天下雄郡,明清为晋南商贸重地,设立贡院是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相称的。
新绛贡院究竟建于何时,尚待考证。新绛贡院废于何时?应当是辛亥年间。贡院不在,巷名作证,牌坊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故事。石牌坊四柱六梁,古色沧桑,凝重厚实。由原省书协主席赵望进先生书写的“贡院巷”石匾三个字苍劲有力,雕刻在牌楼中央,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招贤纳士的贡院。寒门学子在这里可以鲤鱼跃龙门,报国之士能够在这里追寻梦想,当然范进中举恐怕也不是个例。新绛人值得炫耀的是,也有许多能吏廉臣与名家学者从这里走出。当年,被喻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13岁时就上奏《上绛州上官司马书》,或许就在绛州的贡院里一气呵成;北宋名臣、欧阳修的岳父薛奎,明代“一朝两尚书”的陶琰与韩重,“一门五进士”的陶家英才一定是在这里登榜成名;李毓秀虽著有《弟子规》,但功名却只是秀才与候补县丞。“贡院巷”左右两边石匾雕刻着“奉贤”与“习礼”,告诫人们当官应当为民为国,做人应当守礼守信。
石牌坊背面中央雕刻有“文昌”二字。文化自信是我们最基础最根本的自信,五千年文明,中华民族生于斯长于斯辉煌于斯,伟大梦想必将复兴于斯。两边石匾雕刻“崇理”与“正心”,或许是巧合也许是借用,有据可查的是与明代时期的绛州两所书院同名。如是借用可见建造者的良苦用心。明未清初绛州理学曾有以辛全为首的绛阳学派,当时影响甚广。清初理学名臣魏象枢曾赞叹不已,曰之理学之薮也。知书达理,正身修心,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旧貌新颜店铺面。说旧貌是还原历史风貌,说新颜是刷新传统颜值。进入巷内,门面房青砖灰瓦,插廊雕画,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有服装鞋帽,有酒店小吃,有书店笔庄。若到庙会,人山人海,吆喝声不绝于耳,名吃味扑鼻而来。明清时期绛州城是水旱码头商埠重镇,“七十二行城”名不虚传。巷里的绛州商会门楼古朴典雅,可想像当年城内繁盛情景。贡院巷只是当年绛州城的一个缩影。当您购物小憩坐在廊厅时,再听一首民歌《走绛州》,当年的外地人急切欢快要到绛州城内逛街购物的情景呈现在眼前,您的幸福感获得感油然而生。
陪伴一路的是沉甸厚重的石板路。贡院巷从巷口到衙坡上都由青石铺成,历史的脚步让青石磨得光亮如镜,与巷里老屋形成鲜明对照。青石铺成的路,虽不及沥青路面平整舒适,没有水泥路整洁美观,但当年却称得上是豪装了,皇城的大道也不过如此。绛州城内,许多大街小巷却是由切割打磨过的青石铺成的。新绛不缺石材,马首山上青石遍山;新绛不缺石匠,马首山下以石雕闻名的西庄村人人玩石易如反掌,这应是其中原因吧。当您从龙兴大街来到贡院巷里,时光已把您拽回到明清年代。贡院巷的两边南连北接着更窄的常家胡同、中城巷、双庙巷、李家巷等,这些巷内,明清民居散落其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个巷口的吊牌楼匾额书写有“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熟知的人一看就是《弟子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绛州城曾有花园之城美誉,王百万花园就坐落在现在贡院巷北接的卢家巷口旁,如今却已物是人非,难觅踪迹。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曾为新绛名城保护作出贡献的专家柯依,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说,今天,在新绛古城仍然可以看到隋开皇年间的园池、唐高宗年间的龙兴塔、元代的鼓楼、宋代的钟楼、清代的街巷民居,而天主堂则成为民国时期的显著标志。从空间意义上看,新绛古城并不完整,但在时间更迭中,仍然将城市发展过程清晰呈现。回味这些话,能够体会到古城在继承中发展、保护中利用的不易。贡院巷长不足一里,历史的沉淀却如同脚下青石一样厚实沉重。顺着石板路,不知不觉拐个弯就到了衙坡下,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就到了绛州衙署景区,在这里还可以览宋元明时代鼓楼、钟楼、乐楼三楼并峙,看唐代州衙大堂,赏隋代官家花园,观哥特式天主教堂。入于贡院巷,出于花园门,回望千年,穿越历史,这是不可多得的访古之旅。
贡院巷,有滋有味的老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