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不是吹泡泡,任何一项重大科技创新,都要经历思想萌芽、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都是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这是首次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小麦雄性不育系。按照国际惯例,“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以发明人冯树英姓氏的第一个英文字母“F”来命名的,彰显了由中国人独立完成的国际性原创科研成果。
沉甸甸的重大科技创新的背后,是创新人冯树英为之付出46年的光阴岁月、是敢于挑战国际最难科研的大胆决心、是善于用哲学思维攻克难点的创新思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吃不饱饭的生活,给冯树英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疼痛,更是一次心灵的强烈刺激。“我们是农民,我们天天在地里干农活,可到头来,饿肚子的还是农民。”冯树英不甘于现状,想要改变现状。“我要让自己能吃饱、让家人能吃饱、让农民能吃饱!”创新者冯树英目标明确,开始了为国人吃饱肚子而奋斗的一生。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博物学家达尔文在1876年提出杂交优势的生物现象:杂交而生的后代,其基因优于上一代。利用这种杂交优势,可以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技术已被国外攻克,杂交水稻技术也被袁隆平攻克。全世界的四大作物就剩杂交小麦没有被攻克。因此从上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小麦生产国都大规模地开展了杂交小麦的科研攻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看书、读报、跟老科研请教学习,生性好学,对新知识极为敏感的冯树英开始疯狂学习各种有关杂交的新知识、新理论。虽然身在运城这个小小的四五线城市,心中装有梦想的冯树英还是大胆地加入了攻克杂交小麦这一最难科研的大军之中。
从1972年到1979年,整整8年,冯树英对美国T型不育系研究了8年,结果失败了。不仅冯树英没有成功,全世界也没有一例测配成功的案例。
灵感,是由顽强地劳动而获得奖赏。有一天,毛主席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辨证逻辑理念给了冯树英灵感。“不育性与可育性是矛盾的两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解开了可育性的秘密,不育性的难题是不是也就破解了?”从此,冯树英确立了自己的技术研究路线,关起门来,从小麦可育性着手研究,走上了一条完全自主创新的科研之路。
2018年下半年,“F型三系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这表明了我国三系杂交小麦科技攻关的关键技术已经掌握,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又一项自主创新,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创新。
漫长的46年,冯树英及其科研团队坚持只做杂交小麦这一件事,而且一做到底。这46年里,他们克服了多少困难,经历了多少次毁灭性的打击已无从计算。但是不管客观环境如何变化,不管遇到多大的坎坷,他们始终如一,咬紧牙关,坚韧不拔,这种意志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正是这种坚持、坚持、再坚持的顽强毅力,最终使他们完成了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