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以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运城高等教育从零起步,以跳跃式的发展速度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在河东大地上绘制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图,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运城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有力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软实力。
运城高等教育起步初期,办学层次低、专业学科少、学生规模小、发展速度慢。进入新世纪,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大幅提升,形成了电大、函授、自考、高职高专、本科教育等较为齐全的高等教育结构,建设了一批同我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高等院校培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市高等院校发展到8所(含成人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6万余人,教职员工3500余人。
几经曲折 奋勇起步
(第一阶段1978年——1999年)
改革开放之前,
运城高等教育多次探索,几经曲折,但都没有能持久办学。先后举办过山西省
运城农业专科学校、万荣人民大学、山西省农业大学
运城分校等高等专科学校。1975年,全国教育战线出现了学习辽宁朝阳农学院办学经验的热潮。山西省委决定从太谷农学院派36名教工来运,创办“朝农式”的大学,并以
运城农校为基础建立起山西省
运城农学院。学院实行大学、中专二部制,为农村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期间共培养大学生318人,中专生508人。1976年,山西省
运城农学院予以撤销,招生停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河东大地,社会经济百业待兴,各个行业都急需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建设人才。这一时期,人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对高等教育的向往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强烈。特别是高考制度恢复后,招生人数大幅度增长,而与此同时,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却相当匮乏,好多学校因为没有教师而无法开课。
为了迅速培养大量的中小学教师,经报省高教厅批准,我市在
运城师范学校内开始筹办师范专科班。专科班由山西师范学院设立。学校成立了筹备小组,积极推荐选调教师,并先后选派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及专业教师10余人赴太原、西安、北京等地高校进行考察学习、听课进修,研究制定了三年制师范专科生教学计划。当年10月,师专班开学,共招收10个班400余名学生。改革开放后
运城第一个高等教育专科班的正式举办,标志着
运城高等专科教育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80年,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对高素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一时期,各个单位要求职工通过学习培训,提升学历,提高素质。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行业企业人员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广大干部群众对继续教育、提升学历的要求,山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在
运城设立了“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运城工作站”,举办专科层次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198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增设天津理工学院等二十六所高等学校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增设天津理工学院、
运城师范专科学校等26所高校。并明确规定:
运城师范专科学校校址设在山西省
运城县(现盐湖区),以
运城师范大专班为基础建校,学制三年,规模900人,设置中文、数学、物理、英语等专业。山西省高教厅向
运城行政公署发文规定:
运城师范专科学校归省政府领导,由
运城行政公署和省高教厅管理,以行政公署为主。中共
运城地委下发文件,任命了
运城师范专科学校首届领导班子。从此,
运城师范专科学校开始了独立办学。
1983年,经省高教厅与
运城行政公署协商,在
运城城区东部征地110亩,启动建设建筑面积为30761平方米、容纳学生900人的
运城师范专科学校新校区。
同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地区教育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
运城地区教育学院,是一所成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要培训、提高在职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业务素质与文化水平。1983年后,地区教育学院进行初中教师学历进修,为二年制专科班。学院有教职工117人;在校生430人;函授进修学员477人;卫电培训学员715人。
1984年,随着职工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不断增长,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运城工作站更名为“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运城分校”,变为既管理又教学的一所开放性综合实体大学。学校先后开设了4科30个专业,共招收各类学历学生4883人,另外,参加各类非学历教育学习的还有6377人。目前,学校开办的专业增加到60余个,各类在册学生达到14000余人。
1984年,本市成立了“
运城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开设了党政干部基础理论专修、汉语言文学、会计学等7个专科层次的专业;同年,还有4所高等学历教育函授站在本市成立。
1984年,
运城地区在外工作的老一辈同志,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怀,联名发出了《关于建立河东大学的倡议》。之后,中共
运城地委、行署向山西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兴办山西
运城河东大学的请示》。1985年,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筹建河东大学,确定学校名称为“山西省河东大学”,学校性质属地方性职业专科学校,办学规模1000人,学制三年,开设经济管理、中文和英语3个专业,实行收费学习,不包分配,由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到1989年,河东大学设立了中文、外语、电子工程3个系,有中文秘书、英语、电子技术应用、微机应用4个专业,学生300余人。
1989年1月,根据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城市广播电视大学、短期职业大学、教育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实行联合办学”的精神,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使各校的办学优势互补,经与
运城地委、行署有关领导及计委、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商议,提出以上3校联合办学的初步意见。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作了《关于河东大学、
运城师范专科学校、
运城地区教育学院实行联合办学的批复》。7月,3校合并后,定名为“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由省政府领导、省教委主管。学校内设师范专科部、职业教育部、培训部,设12个系,20个专业。3校整合后,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得到大幅提升,成为一所综合性的高等专科学校。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建校后,全面开展了作风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各项建设,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影响力不断扩大。1990年7月,建校后第一批毕业生786人,全部顺利就业。10月15日,全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在
运城高专召开,该校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授予“全国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1991年,
运城高专将职教部5个职教专业统一组建为工科系,积极实行厂企、厂校联合办学。4月,该校与
运城盐化局联合举办化工工程专业,建立了定点实训基地。1992年4月,学校师范专科部面向
运城地区范围内开始实行师范类学生提前单独招生,选拔了大批优秀学生,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中小学师资。10月,省教委对全省高等专科学校进行首次教学管理评估,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名列全省专科学校第一。从1993年到1994年,
运城高专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在管理工程专业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系,增设了酒店管理等专业;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举办了自动化专业,建立了计算机系;调整物理系、工业系,增设机电系,新建应用电子系、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1997年到1998年,
运城高专重点加强对职教专业建设、教师技能培训等,并从1998年开始对职教部新生实施学分制培养。
1998年7月,省教委、省编委、省计委共同重新核定省属高等学校规模,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核定为3000人,加上高等学校培训部原定的800人规模,全校总规模达到3800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专科学校。9月,
运城行署、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共同承办在“山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李宁杯田径赛”,全省29所高校的61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这是我省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运动会。
与时俱进 提升层次
(第二阶段2000年——2010年)
进了新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
运城撤地设市,产业布局、人口数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学历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时期,学生及家长升学观念也发生变化,中专学校的生源开始减少,专科学校生源增加,本科教育需求开始旺盛。
为了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运城市高等教育开创了新的局面,专科学历教育大规模举办,本科学历教育开始举办。全市各类中专学校开始探索利用与省内高校联合办学的形式举办专科班,大量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专科层次的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长远发展的要求居安思危,积极启动了“强校升本”工程,大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向本科教育迈进。
2001年,
运城农业技术学校与山西农业大学联合办学,名称为山西农业大学
运城农学院,开始设立专科班,专科生、中专生同时培养。到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该校升格为山西
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大量招收专科生,举办专科类高等职业教育。
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市首家升格的高职院校。
2002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在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
运城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地方性综合普通本科院校,隶属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省教育厅管理。学院设置18个教学系(部)、45个本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史、经、法、教、理、工、管8大学科门类,同时开设夜大、函授等成人教育。
二十一世纪初期,
运城学院设置的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后,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各类正式在册学生很快达到9000余人。
运城学院的诞生,使我市高等教育实现了本科教育的零突破,开创了我市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2003年,山西省水利学校升格为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省水利厅主管的副厅级单位,开始招收专科学生。同年,
运城市卫生学校、
运城市口腔卫生学校两校与山西医科大联合办学,名称为山西医科大
运城学院,成立了医学、康复、护理、口腔等专业高等教育专科班,同时开展中专生培养;
运城师范学校、稷山师范学校两校分别与
运城学院联合办学,名称分别为
运城学院师范分院、
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开始师范类专科生培养,同时进行中专生培养。
2004年,
运城财经学校与山西财经大学联合办学,名称为山西财经大学
运城学院;
运城机电工程学校与太原科技大学联合办学,名称为太原科技大学
运城工学院。这两所学校均为专科生和中专生同时培养。
2006年,山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对
运城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的批复》,
运城学院筹集资金,置换东部分校区,开始启动高标准、现代化的新校区建设。山西省委、省政府和
运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新校区建设项目相继被列为山西省和
运城市重点建设工程,并多次被省重点工程建设领导组表彰为先进单位。
同年,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实,市委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家投资兴办高职院校。这一时期,富有教育情怀的山西长江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长江先生,决定出巨资在
运城建设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经省审批,名称为“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9月,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开始动工。
2006年12月,
运城幼儿师范学校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在空港南区启动了占地面积540亩的新校区建设。到2010年,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学校的艺术楼、图书馆投入使用,设有学前教育、艺术、语言文学3个系;开设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5个专业。
2008年10月15日,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举行新生开学典礼。2009年,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经省政府审批正式挂牌,大专班开始招生,保留中专部,招收中专生。
跨越发展 再谱新篇
(第三阶段2011年——2018年)
进入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迅速增长,公民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就学的要求非常迫切。原来的学校多为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校园,面积小、环境差、设施简陋,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办学要求。这一时期,
运城高等教育根据社会需求、自身发展和新的城市规划,积极向城郊转移扩张,使学校规模、办学环境、内部设施、科研水平、服务功能均实现了质的飞跃,高等教育得到跨越发展。
2011年,
运城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学校占地面积达3089亩。当年9月,新校区投入使用,部分师生搬迁到崭新的校园。2012年9月,全部人员搬迁完毕。至此,
运城学院的办学条件、校容校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现代化的高等院校。学院设有经济学、教育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22个教学科研单位,52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省级“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有教职工1158人,其中有博士学位教师126人,硕士学位教师550人;正高级职称44人,副高级职称24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7人。有山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同时,学院着力构建河东文化育人体系,在关公文化、德孝文化、盐文化研究等方面成效卓著,出版专著60余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170余篇,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并在市政府的要求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牵头组建了
运城市文化旅游职教集团。学校还积极创办表演(蒲剧)本科专业,传承和发展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有主流影响的蒲剧艺术。该校不断拓宽合作办学路径,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30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波兰、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的6所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建立泰国汉语实习基地;联合韩国又石大学培养硕士研究生;联合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学校培养硕士研究生;与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共建电子电路技术学院;与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特殊医用食品班;与山西
运城制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1家企业(行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2011年,
运城市卫生学校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并建设了新校园。学校建有解剖、化学、药理、内科、外科、儿科、护理、口腔等专业实验室等70余个,还拥有一所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并在
运城市13个县(市、区)、大型厂矿医院及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了50多个教学医院及实习基地。
同年,
运城学院师范分院和
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进行了资源整合,启动建设新校区,筹建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园建成并投入使用。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开始招生。
2016年7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
运城市属所有高职高专和普通中专学校归市教育局管理。同时成立中共
运城市教育工委,负责市属各级各类学校的党务指导和管理。
2017年,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基本具备了升格为本科的基本条件。同年,该院“专升本”先后列入省政府和教育部“十三五”“专升本”规划。之后,我市启动了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工作。2018年5月10日,市委书记刘志宏带领市委有关领导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对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就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工作及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了重要讲话,要求举全市之力促进学院“专升本”工作顺利实现。这次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专升本”工作的顺利推进。之后,市委副书记王瑞宝就落实市委书记刘志宏讲话精神和推进该院“专升本”工作,多次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学院现场办公。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于2019年顺利升本后,我市将拥有两所本科院校,这将极大地改善
运城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并大大增强
运城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必将为
运城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市增光添彩。
运城高等教育40年的发展历程,与
运城教育改革发展同脉搏,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共命运,在适应
运城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步伐中起宏图、创伟业,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实现了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
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当前,我市高等教育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1331”发展战略,为建设大
运城、打好教育强市牌贡献高等教育人的才智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