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宝地映先祖,千古家风启后人”“发展图描千幅画,和谐花放万家春”……
在闻喜县侯村乡寺底村,随处可见的楹联条条醒目、句句入心,甚至家家户户大门上都镶嵌着楹联,以传扬村民的家风故事和善行义举。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都不怕对对联,人人爱楹联、老少学楹联、户户写楹联,蔚然成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寺底村这种以楹联为载体,将文化深植村民血脉的做法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村风、家风,也使得这个千年小村庄在新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痴心不改扬国粹
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围坐在一位老人跟前,他们全神贯注地看着老人的一双巧手,同时自己手中不停地捏着面团……这是前不久,记者在闻喜寺底小学看到的一幕。“这些面塑形象都是孩子们主观意向的外化体现,就好比孙悟空,理解不同、造型不同。”寺底村楹联协会会长温顺介绍,在孩子们旁边有两个展板,一个展示着面塑小人,另一个展示着楹联书法作品。
寺底村村民李德才是这次寺底村自发组织的暑期国粹培训班的面塑老师。据悉,这个暑期班开设了40多天。在这里,如此义务教学的班级还有楹联书法班。楹联书法班分为两个班,大班是11岁以上孩子,学习楹联和毛笔书法;小班是11岁以下的孩童,主要练习硬笔字,学习《三字经》。孩子们在楹联书法课上从会读、会背、会写传统经典,到达一定水平之后,要自己撰联、自己写联。在楹联书法作品的展板上,可以看到孩子们自己创作、书写的楹联,每幅作品上都有老师的点评,或指出不足,或肯定表扬。
温顺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村举办的第二届弘扬中华国粹暑期义务培训班,一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二来可以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国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水乳交融,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外化。孩子们在学习楹联书法、面塑的过程中,有利于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对民族的归属感,培养高雅的情趣。
64岁的宁保珍是寺底村的一位普通村民,由于自己年轻时上学少,为此,她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她家的三个姑娘都是大学生。去年,她的孙女宁楚婷已经在培训班里学了一年,今年是第二年。“培训班的老师都是村里有文化的老人,他们义务教学,并且鞠躬尽瘁地付出,值得人们尊敬。”她说,“经常有家长给老师送去西瓜、矿泉水、自家电扇等,表示感谢。”
在寺底,不仅有这样的儿童之家,还有老年课堂。据了解,年龄大的人这么多年坚持每天撰写楹联、相互交流心得,这里的每一片水泥地、小黑板都留下了浓重的痕迹。温顺说,他们很多时候都是蹲下来,在水泥地上、草地上书写和交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如此。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更享受这个楹联创作的过程,有时假期,年轻人回乡也很愿意参与书写。
“寺底村的黄发、垂髫都在面塑与书法以及楹联中体会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写楹联、练书法、学面塑,这是寺底村在不忘根本地培育下一代,用中华经典来浸润孩子心灵,给孩子良好的传统文化接触,让孩子耳濡目染并身体力行践行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闻喜诗联学会执行会长何沁学说。
◆文化孕育好家风
“联古联今文溢彩,吟天吟地墨飘香。”走在寺底村,这里的电线杆都被贴在上面的楹联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每家每户门楼外面木刻的楹联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个家的家风和追求。特别是来到村委会大院,楹联墙、楹联屏风、楹联走廊、楹联擂台等,好似步入了“楹联”的世界。该村党支部书记行引贵说,这都是村民自己编写、自己书写的。最有特色的是“家训长廊”,也是“楹联走廊”,该长廊每隔三米会在两旁的木柱上挂有木质楹联,在长廊上方悬挂着百家姓的红色木牌,姓氏下面写着体现家训内涵的楹联。
“在寺底,楹联文化已经融入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行引贵说,“不论是重大节日,还是红白事,都有楹联的影子,每次撰联、写联就像举行一次小型征联活动。结婚时的贺词喜联、祝寿时的寿联,村民会把众多作品比较之后,选出最好的一副贴在事主的大门外。”
该村楹联文化如此盛行,离不开行引贵和一帮热爱楹联的村里人的大力推广。2000年,该村成立了诗联协会,之后更名为楹联协会,以温顺、潘开基、李世民等热衷于诗词歌赋和传统楹联文化的村民为主要成员,如今的会员达113人。该协会经常组织人员在村委大院的楹联文化角学楹联、编楹联、赛楹联,使得楹联成为本村群众茶余饭后最喜欢的话题和最热闹的活动。
“德厦高增,善如砖瓦精心砌;福田广种,业若春犁仔细耕。”这是被寺底村评为“五好家庭”之一的潘赵伍家大门外的楹联,也是该村传播楹联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潘赵伍是该村楹联协会的会员,他们一家深受楹联文化的影响。2017年,潘赵伍不幸患了脑血栓,从患病之初到生活不能自理再到去世,他的儿媳妇冯环环一直主动承担照顾老人的重任。“每个人都有老人,每个人也都会老,照顾老人没有任何坏处。”冯环环说,“这既是做儿女的责任,也是对儿女负责。”
而且,去年冬天两场大雪之后,冯环环不仅打扫自家门前的雪,还带头清扫巷道的积雪,如此,使得全村村民投入清扫积雪的会战中,这令附近村庄的村民大为惊叹。
然而,在寺底村,这样的孝心善举比比皆是,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育出了德孝家风,带动了文明村风。“我觉得楹联文化建设很有必要,是楹联让我了解到了村子的历史,知道了本姓家训。我觉得这些既不是摆设,也不是作秀,而是我们寺底人融入到了骨子里的自信。”寺底村村民宁静自豪地说。
2006年,寺底村荣获“河东楹联文化村”;2012年,寺底村成为第一批“中国楹联文化村”。“寺底村在楹联文化的影响下,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安的转变,从新世纪初的‘烂杆村’变成了如今的‘标杆村’,楹联文化已经成为建设文明寺底、活力寺底、和谐寺底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力量。”
运城市楹联学会会长杨振生说。
◆“众星捧月”送中堂
楹联文化是寺底村的“金牌”名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和楹联文化的深入发展,作为寺底村楹联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送中堂”,被闻喜著名书法家、寺底村楹联协会会员潘笃学重新发掘,并创新出“众星捧月”式中堂。80多岁的寺底村村民李世民解释说,以“中堂”为核心,将许多人的祝福和心意写下,有联有字,意为“众星捧月”。
“送中堂的对象,都是一些德高望重、获得相关荣誉、为村子做出贡献的人,以表达村民的感恩之情,可以说是寺底的最高荣誉。”行引贵说。他们最近一次送中堂是给了寺底村村委会主任吉平娟。
谈到吉平娟,寺底村人是有口皆碑。她自去年上任以来,筹资2000余万元,复产玛钢厂,带动村民就业;自掏腰包十几万元,用于完善村里各项基础设施。今年春节前,吉平娟自费给村里更换安装了150盏路灯,并为搞好环境卫生购置了各种工具。春节后,她又自垫资金,硬化道路1000平方米、绿化3条主干道,栽植冬青树600棵、樱花树1000棵。
“勤政为民求发展,求真务实促流通。”在外打拼数十载的吉平娟怀着深深的乡土情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凤还巢”计划,并致力于为村民谋福利,实打实地提高了全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楹联文化的发展,不仅为寺底村带来了文明村风,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寺底村村民通过编写对联、装裱对联,并在线上线下进行同步销售,为壮大集体经济开辟了新道路。
优良的村风,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在该村村史馆,陈列着众多反映村民生产生活、带着浓浓时代印痕的老物件。毛主席像章、旧版人民币、古代的麻钱、煤油灯以及一些老照片和农业生产工具……“这些都是村民自己家的,十分珍贵,但听说成立村史馆,都自发捐了过来。”吉平娟说,“村民这种无私的精神,令人感动。”
“将楹联传统文化赋予浓厚的家国情怀,渗透在寺底村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人们的举手投足中,使之成了寺底村建设美丽乡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看着寺底村一步步发展壮大,中国楹联学会顾问、
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岳民立深有感触地说,“以楹联促村风、以楹联壮经济,用文化感化村民,坚定干部群众文化自信,这为寺底村的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