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的保障房,在杭州可以达到中流商品房水平,在国内很多城市,可以跟他们最好的商品房比。我敢保证,只要农民住过我们的保障房,让他们自己选,99%会选蓝城来建他们的保障房。——宋卫平
给老百姓造好房子
是我们最大的福报
城中村拆迁可能是地方政府最头疼的工作之一,需要面对拆迁户提出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条件。而在浙江杭州,地方政府往往有一记妙招,可以让拆迁顺利进行下去,这个妙招就是:由宋卫平团队代建安置房。
蓝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先生的保障房情怀要从2005年讲起。
当年,绿城(蓝城前身)第一次介入杭州江干区“城中村”改造暨安置房代建工作。以商品房标准建造的彭埠家园受到了大众追捧。
2011年9月,杭州上城区在望江地区改造中拆迁受阻。居民代表提出:只能由宋卫平团队代建安置房,才同意拆迁。
这件事也让宋卫平董事长大为感动。在蓝城集团内部,大家都默契地把代建安置房称为“爷爷工程”。
在蓝城集团的一次保障房建设动员大会上,董事长宋卫平让“爷爷是农民”的员工举手,结果90%以上的员工举了手,于是宋卫平称保障房建设是“爷爷工程”,要对得起自己的出身,保障房建设的品质把控要大于等于商品房。
蓝城把保障房事业当作是给最尊敬、最亲爱的家人构筑理想的居所生活。由己之老,推及人之老;由社会之责,链接家庭之责任。
正如宋卫平一直强调的“保障房事业,是蓝城回报社会、回报广大民众的一次历史性机遇,是一项可以造福于农民、造福于原住居民、造福于广大百姓的公德事业,这不是一个赚钱的机会,而是一个尽责任、尽义务的机会。”
自2005年开始,宋卫平与其团队第一次介入杭州市江干区“城中村”改造和安置房代建以来,蓝城和绿城体系迄今累计承接政府代建项目超过400个,总建筑面积接近1亿㎡。
这些安置房不像城市中的普通高层建筑,它们与山水结合,由蓝城精心设计,营造出原住民世世代代居住得非常习惯的一种场景。
蓝城的优势正是把现代城市的管理和服务带给每一个原住民,蓝城也最愿意看到,老百姓高高兴兴地搬进这样的新居。
从第一代“以居住为主要目的”的居住保障,到第二代“从教育、养老、社交、文化、健康、物业管理等多方面”切入的生活保障,再到第三代“运用特色小镇建设思路进行安置区建设”的产业保障,直至从2017年开始的“逐步倾向对文化挖掘与保护”的文化保障,迄今为止,蓝城安置房已实现四次迭代升级。
“因需求而设计,因设计而提升”,这是蓝城“爷爷工程”的设计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住在蓝城安置房里的居民才能享受常人无法企及的居住品质。
蓝城保障房
品质必须大于商品房
对产品品质有着偏执般严苛的宋卫平先生,对蓝城打造的保障房品质充满信心。这是基于蓝城 “保障房品质要求必须大于等于商品房”的严苛准则下的产品自信。
从杭州龙坞茶镇安置房、青岛红岛项目到宿迁安置房,在蓝城,每个安置房项目,方案设计、 装修设计和景观设计三个关键环节,都必须经宋卫平董事长亲自评审通过;同时每个项目必须邀请村民或居民代表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全过程参与工程品质检查。
被誉为“可能是浙江最好的城中村安置房”的龙坞茶镇·葛衙庄安置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葛衙庄安置房是目前蓝城集团建造的最低密度的安置房项目,背山面水,风景秀丽,采用了偏中式的民国建筑风格,整个园区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情。
园区内规划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无障碍通行设施、安全的活动空间;运用芳香植物、养生植物,营造对居民健康有益的环境;在景观营造上,融入龙坞地域文化,增加居民回家的归属感。
此外,在葛衙庄安置房毗邻的龙门溪,蓝城通过改造,营建了一处由亲水栈道、慢行步道、亲子活动广场、健身运动广场串联起来的滨河公园。
葛衙庄安置房除了提升居民居住和生活品质外,还规划了6000方的商业,这些商业将会返还给村民,集体经营,为居民创造营收;除此之外,龙坞茶镇的开发也为居民带来了更多就业的机会。
2020年12月18日,人民网财经频道发了一篇文章《蓝城农居房:打造农村版的桃李春风》,对蓝城代建的宿迁保障房给予了充分肯定。
南京岱山保障房项目开创了江苏省保障房项目获得“广厦奖”桂冠的先河;青岛红岛项目荣获《青岛红岛经济区(高新区)2017年度棚户区改造工程优秀建设单位》……
蓝城集团收获的不止是来自当地安置居民的如潮好评。
在不久前刚落幕的“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八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家峰会”上,蓝城集团更以深厚的品牌积淀、扎实的服务能力、优秀的业内口碑赢得“2021中国房地产代建运营优秀企业”和“2021中国房地产政府代建运营引领企业”两项大奖。
以民生为导向,与时代共铿锵。未来,蓝城集团也将继续以理想小镇开发运营和代建管理服务输出为方式,为社会民众铺呈美好生活蓝图。
编辑者:admi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