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李文龙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这一定位时,会场掌声热烈,也成为微信圈中“刷屏”的报告内容之一。
住房定位写入十九大报告意味着,对于住房的功能已经彻底达成共识,也将奠定楼市调控的主基调,以此为基础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
“住”和“炒”的矛盾,一直困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给调控带来了诸多阻滞。正因为没有剔除炒的因素,房价一度过快上涨、单边上涨,供需关系被干扰,同时价格信号失灵。住房定位明确后,无疑有利于引导楼市步入健康、规范、稳健的发展轨道,市场信息将更加透明,市场规律也将更加明晰,从而从根本上理顺我国楼市的运行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就必须明确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住房定位被列入报告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章节,体现出住房应当是作为生活必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这契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住房以及土地的不动产属性,决定了其本身是稀缺资源,供给具有刚性约束。住房市场又与民生息息相关,在资源分配时首要准则是公平,保证平衡性,充分发挥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的功能。住房定位明确后,诸多调控措施也将作为长期政策稳定下来。
有了基本定位以后,楼市调控将会从单纯的调控房价转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设计。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等基础信息的补位,楼市将建立起一个顶层设计与基础制度修复相结合的有效调控体系,从而提高市场的运作效率。剔除炒作的因素,也将逐渐培育起理性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观念,减少非理性购房。同时,报告中提出“租售并举”,意味着满足住房需求,既要增加供给,又要优化存量,建立起更加有效的住房租赁市场,解决住房分配的结构性失衡状态,让有限的资源功能发挥更充分,实现多渠道保障,增加群众的获得感。
将来的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也将紧紧围绕“房住不炒”的定位。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租售并举,对于住房分配,我国已经开始了更多的基础制度和架构探索,房地产业的运行模式也将逐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