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银亿股份(000981.SZ)披露,宁波开投分别从银亿控股、银亿股份的实控人熊续强之子熊基凯手中受让所持共5.13%股份。熊氏父子合计持有银亿股份78.7%股份。上述股权变更手续完成后,银亿股份第一大股东将由此前的银亿控股,变更为宁波圣洲。
此次股份转让,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公司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减缓债务风险。此前,恒盛、中弘在爆出债务危机之后,均有此类“债转股”举动。银亿股份相关人士表示,这次第一大控股公司内部股权的变更,并未导致银亿股份实际控制人的变化,也不会对上市公司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的实控人,仍是熊续强。
相比恒盛地产、中弘股份,银亿股份的资产重组之路或许更为顺利。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多元化业务沉淀了过多资金,是导致银亿股份债务违约的主要原因,此外,非房地产业务拖累了房地产板块业务。据其透露,目前银亿股份各地分公司正在做回撤(包括裁员、卖项目),进行战略收缩。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指出,中弘股份与银亿股份的相同之处在于,这两家企业在过去两年地产销售高速发展周期内没有获得长远发展,却去开发其他多元业务,进而拖累主业,最终只能卖项目卖股分求生,短期内对于改善财务状况是利好的,但企业后续融资也会面临压力。
纾缓债务风险
2018年年底,银亿股份发生3亿债务违约,增加了投资人对其还债能力的担忧。出于资金安全考虑,投资人迅速做出加速兑付债券的要求。而近期银亿股份陷入的违约危机,恰恰是因投资人提前赎回所引发。
去年12月24日晚银亿股份披露,公司名为“15银亿01”的债券未能如期足额兑付,涉及金额约3亿元。这笔于2015年发行、为期五年的债券,投资人于2018年年底行使提前赎回权利。随后有媒体披露,银亿股份因当期拿不出足够资金,导致这笔3亿元的债券违约。
1月9日,银亿股份公告披露,公司分别收到了上海上正律师事务所发来的关于“16银亿05”债券及“16银亿07”债券两份法律意见书。这两份意见书的主要内容是,债券持有人经会议表决,向银亿股份提出对“15银亿01”未出售部分债券及“16银亿04”、“16银亿05”和“16银亿07”全部债券加速到期的要求。银亿股份未来还需要应对新的偿债压力。
“15银亿01”由银亿股份于2015年12月24日发行,发行量为3亿元,债券期限为5年,第三年附有回售权。债券票面为7.28%,第四年起发行人选择上调票面150BP至8.78%,“挽留”投资人的意图十分明显。
实际上,银亿股份于2018年12月24日公告表示,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拟通过加快应收账款回款、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及资产等方式继续为公司债兑付筹集资金,争取短期内尽快确定资金到位时间。一旦确定相关信息将及时公告。此外,公司未偿债期间,将不向股东分配利润、暂缓重大对外投资、收购兼并等资本性支出项目、调减或停发董事和高管公司及奖金、主要负责人不得调离。
银亿股份已开始通过处置资产和引入外部股东来化解危机。2018年9月,银亿股份签订协议,拟作价2.07亿元投资转让控股子公司上海银月置业有限公司51%股权。 银亿股份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银亿控股及熊基凯在2018年12月7日与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宁波开投)签署《转让协议》,前者将向宁波开投合计转让银亿股份5.13%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与宁波开投之间的交易,并非为了偿还此前逾期的“15银亿01”债券。上述人士称,银亿股份拟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偿还宁波开投的借款本金及利息,减轻上市公司未来的偿债压力。
不过,根据中证登深圳分公司提供的债券回售申报数据,“15银亿01”的申报数量达到近300万张,回售金额约为3.22亿元(包含利息),剩余托管量只有2670张。也就是说,有99.91%的债券持有人选择了按照100元的面值回售本期债券。
实际上,市场对“15银亿01”的违约早有预期。2018年11月26日至本次违约公告之前,“15银亿01”的评级机构中诚信已经先后两次下调公司主体和债项评级,并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在12月上旬调整评级时,中诚信证评给出的主要理由有三点:一是公司子公司2018年11月未能按时归还一笔1.8亿元的贷款本息且公司未能履行担保责任;
二是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股份存在被动减持风险。截至2018年12月6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被违约处置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10.17%,在未来约定期限内可能存在被处置的风险。三是盈利和偿债能力大幅减弱。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62亿元,同比减少25.03%,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7亿元,同比减少 67.99%。截至2018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为12.27亿元,同比减少70.35%,债务偿付保障能力较弱。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银亿股份对此已展开了紧急应对措施。除了应投资人请求,对债券提供增信等措施,同时也准备召集投资人进行磋商,希望投资人可以对几笔债券的加速到期的要求暂缓。
多元化不畅
实际上,在银亿股份全部违约债券中,房地产行业债券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成立于1994年的银亿股份,主营业务为房地产,2012年借壳ST兰光上市。2016年银亿股份开启多元化转型之路,斥资近百亿收购了全球第二大独立生产气体发生器生产商美国ARC集团,和全球知名的汽车自动变速器制造商比利时邦奇集团,进军汽车制造业。
对于发生债券违约的深层次原因,银亿股份方面也坦承,多元化道路不顺畅影响了房地产主业的发展,2016年前后,银亿股份加大了向汽车零配件领域进军的力度,并提出“地产+高端科技”双轮驱动战略。然而在展开该战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
银亿股份2016年提出扩张战略时,市场融资环境相对宽松。银亿股份借助市场大势在科技领域展开了规模较大的扩张。然而2018年在去杠杆的背景下,转型中的银亿股份处境艰难。
金融去杠杆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表现在中小房企资金风险增加。对银亿股份而言,其汽车零配件生产线有一些还处于前期投入过程中,产能较有限,加之去年整体市场环境不佳,影响了这一领域的营收。而投资人一旦集中要求提前兑付,可能会使银亿股份的科技项目的投资前景变得模糊。
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公司在债务危机的情况下,将暂停在科技领域的扩张及收购,直到公司经营状况及市场环境好转,再考虑重启。
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持续收紧,与此同时,房企的偿债高峰到来,市场对于房地产行业债务问题高度关注。目前来看,行业债券违约主要集中于非主流的中小规模房企,个别大企业也高息发债缓解债务危机。
银亿股份的危机并非个案。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真正转型成功的房企不多。比如恒盛地产转型能源、华业资本转型供应链金融、万达多元化等,均遭遇了滑铁卢。在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不确定性时,房企贸然进入某个全新领域,经营风险显然要远大于行业老兵。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认为,房地产行业本身虽然面临资金情况恶化、土地成本上升以及去化速度下降等困难,但是行业整体融资难度依然不大,整体盈利能力仍强于其他行业。
据Wind数据,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债券存续规模为2311只,余额约为2.30万亿元,约在全部信用债中占比6%。
截至2018年12月24日,出现兑付违约的债券总共116只,总额1149.01亿元,与2016年的历史高点相比达到2倍以上的增长。其中,来自房地产行业的违约债券共4只,包括中弘股份的16弘债02、03和17华业资本CP001,以及最新违约的15银亿01。这4只债券都是今年四季度发生的违约。
看房团
新闻排行
阅读(9754)
阅读(2563)
阅读(2327)
阅读(2217)
阅读(2077)
热门楼盘